天澤時若 作品

第19節

    

-

盧沅光是女子,加上天子現在又冇有內眷,直接被召到了寢宮這邊,她原本準備做一個不隨意張望的恪守禮節型臣子,結果卻正好碰見了在自家臥房中燒烤取樂的皇帝。

“……”

要換了別人家裏,小孩子這麽做顯然容易遭到來自家人的斥責,不過現在把火爐擱在房間裏的是溫晏然本人,別說她是在床邊燒烤,就算在床上燒烤,盧沅光都隻能假裝這是一件非常正常的活動。

溫晏然正在烤被切開的林檎——這是一種長得有些像蘋果,但體型比蘋果小的果實,在宮中主要是充當熏衣裳的香料。

在盧沅光到來之前,溫晏然的燒烤活動顯然已經持續了相當一段時間,連殿內的帳幔上都沾染了一些林檎汁水蒸騰時那種酸甜的果香氣。

溫晏然看見盧沅光過來,把鐵簽放下,又給對方賜了座。

盧沅光行完禮後,大部分宮人都步履輕盈地退出寢殿,並從外麵合上殿門,隻有張絡等寥寥數人留在原地。

看見這一幕,她心中泛起一種不太安定的感覺。

宮人把被天子烤至半熟但明顯已經不具有食用價值的果子給撤了下去,溫晏然伸手烤了烤火,向來人笑道:“叫盧卿過來,是跟你商議一下皋宜跟襄青的問題。”

張絡走近,將之前那封來自皋宜郡的文書呈給盧沅光。

溫晏然倚靠在憑幾上,不緊不慢道:“盧卿總管戶部,依你看,那文書上寫的事情,有冇有可能是真的?”

殿內寂靜無聲,溫晏然冇有催促對方儘快給出答覆,反而閉上眼,一副小憩模樣。

盧沅光在原地站立良久,她聽見皇帝的問題,先是不解,然後是困惑,接著又覺得或許天子是想藉此來佈置些什麽,過了好一會,腦海中彷彿有驚雷閃過,某種令她難以接受的答案浮現於眼前,一種寒惻惻的冷意隨之從心底蔓延上來——殿內分明溫暖如春,她卻已經臉色煞白,滿身是汗。

早在朝議之時,她尚且滿腔躍躍欲試,覺得自己多半能憑藉駁斥兩地郡長史的功勞,在改元的時候順利成為戶部尚書,此後前途一片光明,如今才意識到,隻要文書上的內容有三成為真,她便算是貽誤賑災時機的罪魁禍首,等事情發作後,不但身死家敗,隻怕還要遺臭於史書!

盧沅光再不敢安坐,當下站起身,向著天子恭恭敬敬地大禮參拜,以額觸地:“多謝陛下!”

她本來就十分服氣天子的能為,如今這種服氣裏,還夾雜了深深的感激之意。

——如今天子已經不止是保全了她個人的清譽前途,還保全了她的家族,事已至此,實在是肝腦塗地都不足以報答,說句難聽的話,哪怕天子忽然間倒行逆施,成為一代暴君,那跟著殉國的大臣裏頭,都得有她盧沅光一個。

溫晏然睜開眼,微微頷首。

既然連盧沅光都認為文書上的內容有為真的可能,更加不能不把這種可能納入考慮。

盧沅光雖然被賜了座,卻不敢坐——在另一種結果被皇帝點明後,她現在算是一隻腳站在了被免官的危險線上,旁人還可以懸崖勒馬,但盧沅光今天已經公開駁斥文書為偽,無論如何也脫不得乾係。

溫晏然看她一眼,笑:“若是泉陵侯有心誤導,文書上的內容怕也並非全真,而兩郡長史無狀,更是眾目睽睽之事。”

盧沅光摘下頭上官帽,跪地請罪:“全是微臣無能。”

溫晏然伸手虛扶了對方一把,作為一個以敗完家業為己任的未來昏君,顯然不會在意下屬擁有關鍵時刻掉鏈子的能力,反而出言寬慰:“今日之所以唯有盧卿陷於險地,是因為隻有盧卿出言與之相持——一個人若是什麽都不做,旁人當然不容易捉住他的痛處,可天下之所以衰敗至此,大半倒可算是彼輩之功,越是勤懇做事的人,反而越容易被捉住把柄。”

盧沅光垂下頭,要不是天子已經將她扶起,恨不得再拜上一拜。

對常人來說,恩德威能隻要具備其中一點,便可以禦人,難得的是當今天子居然樣樣俱全,盧沅光本不理解長興之亂後,繼位的為何是皇九女,現在想來,今上簡直是天生的君王,這皇位本就該由她來坐。

溫晏然緩緩道:“朝中公卿皆認為兩郡長史有過,朕也不好拂了眾意……”微微一頓,又笑了一下,“既然長史不好,皋宜跟襄青又情況危急,朕便幫換兩個靠得住的長史過去。”

盧沅光心中一動,當下應聲稱是。

說是換長史,但換的肯定不止是長史,還會有隨從屬吏,天子提前告知她,是讓她做好準備,從戶部挑幾個可信且能辦事的人。

——天子擔心流民過多,同樣擔心被泉陵侯那一夥人名正言順地奪得了州倉,乾脆從中樞派人過去,半是襄助,半是挾製。

溫晏然思忖道:“地方法製荒馳,多有隱田隱戶,就算郡倉無糧,當地豪強家中也不會冇有積蓄。”

盧沅光理解了皇帝言下之意——對方顯然不打算從州倉調糧,也不會對地方災情視若無睹,而是打算從中樞派人馬過去,勒令當地大戶救災,而那些地方豪強之所以如此富裕,也是因為鑽了國家法規的空子,所以地方官員在遇見問題時,選擇從這些人身上擠一些油水出來,是一件從道德跟法律上都很能說得過去的事情。

溫晏然笑了下:“事能至此,還是朕威德不夠。”

盧沅光低頭——那些大戶或許隻是想待價而沽,但在天子心裏,已經冇什麽區別了。

因為天子已經登基,天下君臣名分早正!

溫晏然忽然輕聲自語了一句:“羅統領已經就任了好些日子,郭卿也該到前營那邊了罷?”

她說的羅統領,是王齊師舉薦的新任的禁軍中衛統領羅越,而那位郭卿,是跟羅越一塊被提名的郭興道,被安排到了前營那邊做。

盧沅光想,天子這麽說,大約已經把流民反叛的可能性納入了考慮。

溫晏然又看向麵前的年輕朝臣,笑:“兩郡長史如今都在斜獄那邊,宮中內官不解細務,盧卿在戶部多年,可否幫朕去問一問當地詳情?”

盧沅光立即起身,向天子深施一禮,應下了這個差事——去斜獄訊問犯人絕不是戶部侍郎的工作,在正常情況下,像她這樣標準士族出身,年紀輕輕且前途大好的官吏員,絕不可能願意沾染這些內官的事務,但在今日之後,就算溫晏然派她去把先帝的墳刨了,盧沅光也不會有二話。

等人告退之後,溫晏然才向左右近侍道:“少府令家中有幾個孩子?”

張絡那張憨厚的圓臉上似乎永遠不會出現任何負麵的情緒,笑嗬嗬道:“少府籍貫就在建州,自己冇有子嗣,從族中過繼了一兒一女至膝下,長女年二十一,長子年十四,尚未束髮,如今都在鄉下讀書。”

溫晏然微微頷首。

作為皇帝近侍,張絡自然知道天子想問的是什麽,而溫晏然也知道對方回答的是什麽——少府令家裏孩子的數量跟年紀隻是基本訊息,整句話的重點反而在最後一句,在鄉下讀書,那就是都未出仕的意思。

少府令雖然分屬內官,但也是三品大員,想染手一些清貴要緊的官職有難度,但為家中小輩謀個出身絕對不難,想來對方會安排孩子在鄉下讀書,或許是因為子女才能不足,必須藏拙,但更大的可能性是長興末年朝局混亂,連許多士族重臣都人頭落地,遑論缺乏根基的內官,侯鎖怕殃及家人,才將孩子們遠遠送走。

第29章

溫晏然:“叫少府進來。”

少府令明明在外頭生生捱了半天凍,兩條腿都跪得有離家出走的趨向,然而到進殿麵聖的時候,除了麵色有些蒼白外,反而不敢顯出絲毫狼狽來。

他換過了袍子,又把身上的雪水擦乾,儘一切可能避免皇帝覺得自己有心賣慘。

溫晏然語氣並不嚴峻,反而帶著溫和的笑意:“少府用過飯了麽?”

少府令侯鎖顫巍巍地回稟道:“方纔已愧領了陛下賜下的羹湯。”

溫晏然頷首,與對方說了兩句閒話,忽然笑道:“快過年了,少府縱然用心公事,也叫家裏人過來聚一聚。”掃一眼侯鎖,“況且令愛跟令郎都讀書多年,該謀個出身。”

少府令聽到此言,心中驚駭之意遠大於喜悅,當今天子素來賞罰有度,自己事情做得不好,還能活命就算對方寬仁,又怎麽會因此加恩於子女?

唯一的解釋就是這種安排並不輕鬆,反倒藏有一定的危險。

溫晏然想了想,安排道:“令郎年紀尚小,可以去太學中深造,交一交朋友,至於令愛麽,不若先去地方上磨礪一些時日,等做出成績後再回建平任職。”

少府心中一動,結合今天朝議中的內容,頓時明白了話中的地方指的是什麽,再度俯身一拜,啞著嗓子道:“微臣,多謝陛下。”

他方纔有那麽一瞬間,十分想要裝一下傻,假裝自己不知天子話裏的“地方”指的是何處,藉此表示自己早已昏聵老朽,耳目不明,冇能從下屬那裏獲得跟朝議有關的訊息……然而等到了該做反應的時候,卻無論如何不敢誆騙,老老實實地表示自己領會了天子的意圖。

內官子女,一方麵自家富貴全係於皇帝身上,需要為天子節製官員,另一方麵因為自身才德不足,倘若事情辦得不好,又很容易被當做罪魁禍首。

相比於先帝的喜怒不定,當今這位皇帝似乎溫和的多,在宮人中向有寬仁之名,然而董氏是侯爵,說破門便破門,破門後還要自行上書請罪;那位赫赫有名,與貴胄交遊,甚至少府令自己都在思考要不要提前討好對方一番,以便藉此邀寵的那位玄陽上師,如今身上的血差不多都流乾了,用自己的性命讓所有人都看見輕慢天子的下場;至於季氏一族,其先祖也是配享太廟的功臣,此時除了幾個小孩子外全族儘覆,家產也被籍冇;昔年的七皇子更是有世家支援的先帝親子,在溫晏然繼位當日就被斬了立威……

若非季節不對,這些人的墳上都該長草了。

天子今年不過十三歲,身量並不高大,如今又坐在木榻上,然而少府令明明身高八尺有餘,伏在地麵上時,依舊隻能看見對方玄色的衣裳下襬。

西雍宮中溫暖如春,少府令在俯身下拜的那一刻,卻覺得自己彷彿又跪在了外頭的雪地之中。

溫晏然瞥他一眼,微笑:“侯卿是宮中舊人,還望勿負朕意。”

*

雖然大周的生活條件相對落後,但作為皇帝,溫晏然總算能有些特殊待遇,比如在需要討論問題的時候,能夠直接把與會人員召到自己麵前,很有點居家辦公的自由職業者的意思在裏頭。

被點名的人並冇有因為突發加班心生抱怨,畢竟對大部分朝臣來說,能夠進西雍宮議事,就代表著一種身份上的認可。

張絡親自為袁言時這位輔助大臣引路,全程異常恭敬小心,做足禮數——對方雖然在職位上被降低成了光祿大夫,但自身的政治資產並冇有因此受到太大的損傷,依舊被視為百官之首。

屋外的天氣滴水成冰,簷下的鐵馬被凍在了冰棱裏頭,無法發出絲毫聲響。

今日的天子十分罕見地穿了身淺色的家常衣裳,神色與往常並無二致,等人都到了後,她點了盧沅光出來替自己說明之前的猜測,盧沅光也冇辜負皇帝給的機會,抓緊時間重新梳理了一遍資料,表示文書上那些被認為是虛言哄騙的事件,在地方大族有意推波助瀾的情況下,確實可能發生。

西雍宮前殿內的朝臣們一時間麵麵相覷。

他們都是至少曆經了兩朝的朝中重臣,在說得如此明白的情況下,不至於體會不到泉陵侯一黨在圖謀些什麽,隻是這件事情縱然被提前識破了,也絕不是一個好訊息。

皋宜跟襄青兩郡的情況,證明瞭中樞在地方上統治力的缺失。

而且考慮到先帝的工作能力,這很可能不是個例。

朝臣議論了一番,最後還是以天子的意思為主,準備派兩位新長史以及隨從屬吏過去控製局勢,又商議了一番麵對地方上各類問題時的處置措施。

按照溫晏然的意思,少府令之女可以充當屬吏,兩位長史則從盧氏、宋氏、袁氏、鄭氏等大族中選取,這些出身士族的年輕人,一旦當官,過去的不止是他們自己,族中必定還會派奴仆部曲相隨,整體武德十分充沛。

溫晏然目前除了評論區裏劇透的關鍵內容外,對大週年輕一代的俊才實在很缺乏瞭解,就令大臣們各自上書舉薦。

等此次政議到了尾聲的時候,袁言時恰時咳了一聲,向其他人道:“事關重大,還望諸位謹守秘密,縱然親近如父母夫妻子女,亦不可言。”

朝臣們聞言,皆俯首稱是。

袁言時看見這一幕,心中浮現出一種複雜的感受,他現在依舊具有輔政大臣的威望與能為,但情況已經從自己領著百官在輔佐皇帝,變成天子親自統領群臣。

所謂君王威信,便是這麽一點一滴建立起來的,袁言時甚至都說不清,局勢如何便到了現在這一步。

畢竟天子才登基多久!

他的腦海中閃過一個跟盧沅光依稀相仿的念頭——這皇位,天生就該歸於溫晏然。

*

溫晏然冇有拉著下屬浪費時間的習慣,事情議論完後就乾脆地派內官送大臣或出宮或返回部台,她自己直接去寢宮更衣,同時吩咐左右:“申中宣鍾統領,酉初宣羅統領。”

池儀等人一一記下——這個點召人過來,按天子的意思,顯然是要留兩人用飯。

溫晏然除去外袍後坐在木榻上,身側宮人替她換上更加舒適的寢鞋。

如今普通的鞋履多以布,草,麻為原料,稍微昂貴一些的,也有用動物毛皮或者絲帛製作的,還有適合下雨天穿著的木屐等等。

至於王孫貴胄之家則與外界更不相同,據說悼帝跟厲帝都曾給心愛的宮人內眷賜過玉石鞋,朝臣們講史的時候還提及過此事,當然他們的意思主要是藉此委婉地批評了一下那兩位皇帝奢侈的生活,順便勸誡當今天子,不過溫晏然想象了一下玉鞋的硬度跟走起路來的感受,覺得當皇帝寵妃還真挺考驗自身防禦屬性的……

——這些要麽珍貴要麽尋常的器物顯然並不符合作為穿越者的溫晏然的喜好,她曾把少府的官員召了過來,簡單描述了現代拖鞋的樣子,讓對方製作了一批寢鞋,為了讓天子滿意,少府中人奉上了許多款式不同的樣品,在發現溫晏然果不其然地選擇了其中冇有新增珠玉作為飾品的那一批後,又堅定了心中“當今天子是個少見的明君”的看法。

換了身鬆散些衣物的溫晏然靠在憑幾上,問池儀:“那羅統領就任後,你們覺得他如何?”

池儀回答得很快:“據說其人十分恪儘職守,處事嚴明。”

溫晏然看了池儀一眼。

作為內官,池儀現在主要人脈都在宮中,而且她行事一向縝密有度,天子不發話,不會輕易把手往禁軍內部伸。

但她既然說對方恪儘職守處事嚴明,那就一定是有什麽原因,使得羅越能匹配得上這個評價。

與禁軍內衛主要負責皇帝本人極其眷屬的安危不同,中衛的職責中,更多的是監管皇城內外通行問題,當然曆代皇帝為了更好地掌控這些身側的將士,兩衛之間的責權也存在不少交錯之處。

溫晏然想,內官常出宮采買物品,大約也就是在這個關卡上,跟中衛禁軍產生了一些關聯。

而池儀方纔那樣說,很可能是羅越拿了幾個夾帶私物或者誤了出入時刻的小內官來立威。

新官上任,行事嚴峻一些也是常事,溫晏然並不放在心上,瞭解後拿了些奏疏靠在窗邊細看,一直到申時,聽見鍾知微過來才起身。

-